|
|
|
春草美詩七首:年年生古道,步步是青春时间:2023-03-01 三月的春雨和風,最先催生就是草本。先是地面兩三點綠色,兩三天,就開始連綿成片。如果春天有腳,風是春神,那綠草則是她們路過的腳步,灑下的笑聲,不多時,連綿芳草,從海邊,從長江南岸鋪展到了無盡的北方。 寫春草的詩很多,讓我們擇錄幾首,慢慢欣賞回味。 “春草青青萬里馀,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云間一紙書。”唐 · 張旭《春草 》 唐朝幾乎每家都有男子當兵,盛唐李白時代,他寫長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包含了一個時代的真實信息,那就是長安家家都有人當兵,而主要的征戍地,就是北方邊境,女性們在秋冬季節趕制衣裳,有專門的車馬運往前線,送給她們的親人愛人。而唐朝當兵,也有上升的空間,可以憑借功勛獲得社會地位和資產,很多人借此改變命運,實現抱負。這也是唐朝人踴躍當兵的緣故。王昌齡曾寫,春日凝妝上翠樓,悔教夫婿覓封侯,就算是貴族之家,亦多子弟馳騁疆場。 家里多留守的家眷愛人。 那么張旭的這首詩,名字叫春草,寫的是一個少婦登高北望,看見無盡的草色連綿天際。 她第一時間當然想的是,這春草的盡頭,是北方的邊關,她的愛人在那里,他們已經分別多時。 這里不是寫的長安,是比長安更南的江南嶺南一帶。唐朝水運相對發達,去京城還有一條路,是從海上坐船北上,然后再通過陸路進入京城,最后到達目的地。 這位女子,惆悵而幽怨。明明知道,我們當時是在海上碼頭分別,已經三年了,你卻沒有寄回來一封書信。 她的牽掛里含著憂患,含著無盡的揣測,甚至是絕望。但是那都是有思念做底色的。 她很確定,對方是到達了邊關邊城,但是為什么沒有一封信回來呢? 有幾種可能,一種是郵政交通確實不便,第二種是他因為戰事,無暇安定寄信。第三,就是死亡,而因為戰事的緣故,這種準確的訊息也遲滯傳遞。而第三種狀態是最悲哀的?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年年陌上生芳草,日日樓中到斜陽。 景色壯麗,卻音訊難期。而她的相思和愛,如同春草綿延,她必要相信他活著,怨恨他的忙碌健忘。但是大概率,他是回不來了的。 “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 春風有馀力,引上古城墻。”中唐 · 曹松《春草 》 水澤中的春草,別有清新,那些水生植物,在早春茁發,往往挺秀纖美,綠成了最清新向上的萌茸。晉朝謝靈運,喜歡自己的小兒子,看著他成長的美好,往往能夠激發詩性。比如“池塘生春草”這樣的名句,就是他夢見小兒子惠連后寫的,那種父愛下的對著春天的清新從筆尖流瀉。 而春天濕潤清新的水中草本,也就成為春草欣賞的一類。 但是曹松這首詩,是由水中的春草,寫到陸地上在春風里攀爬茁生到城墻上的草。 更有力量美。 春草不止是長滿了池塘,它還被春風引上了古城墻。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果將孩子比喻春草,那父愛如風,助力春草站的更高,看得更遠。 “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又一年!晚唐 · 唐彥謙《春草 》 那春草,在春天,無論天涯南北,都茁生在道路邊,田園上。 那春草的根只要沾上泥土,就迅速綿延。 春草顏色是那樣的碧綠和美,只是草本無情,是在季節里恣意生長,連風都仿佛染綠了,不過是年年草碧,不關人間事啊。 果真春草不關人間事嗎?也對,也不對。春草不關人間事,但是它關乎了人的心情。 誰能對著清新綿延的芳草,不感嘆春天的美好?這美好中也許有傷感,那似水流年的過去。 而情,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夠感知萬物,在心中留下的影響。 那春草之萋萋,如何不喚起青春過往,歲月之感? 你也曾經稚嫩清新如春草,你也曾經是青青少年啊。 “春草綿綿不可名,水邊原上亂抽榮。 似嫌車馬繁華處,才入城門不見生!北宋 · 劉敞《春草》 喜歡這首詩。 城市和郊區的分野,固然是建筑,但實際上從綠色中就可以分辨。城市人煙稠密,街道和建筑占據土地,古代的道路也會因為時代發展改良,比如鋪上石磚,或者夯實熟土雜土,避免植物生長,影響交通。所以城市里天然的綠地是少見的,一城之外的郊區農村,則綠草叢生,狀態天然原始。 廣袤的土地滋生春草,那里面有人們喜愛的野菜,也是農家天然的綠肥,只要不影響農田種植,人們不會刻意鏟除。 春草連綿茂盛清新茁生的樣子,實在是美好,不可以寫盡那種生機和嫵媚。 它們在水邊在原野上沐浴天然風雨,自在生長,且這個時候正是百草競發的時候,那綠色的小草抽出無數的花苔。 只是這樣連綿的景色,終止在城門之外。 仿佛是春草嫌棄城市里紅塵喧囂,一臉嫌棄,不肯入城,繞著城墻去遠方浪漫。 所以古人一到春天,就涌出城市踏青。城市是生存,而無限的郊區農村,才是骨子里血液里真正的家園啊。 “天欲游人不踏塵,一年一換翠茸茵。 東風猶自嫌蕭索,更遣飛花繡好春。”南宋 · 楊萬里 《春草二首 其一 》 楊萬里的詩總是如此別致。 老天體諒游客,不肯叫人踏在泥濘灰塵的土里,所以,將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而且還一年一換。 春風還嫌棄這地毯顏色單調,時不時鋪點落花上頭,仿佛是綠色的地毯上繡上嬌美粉色的花瓣,繡出別致浪漫的好春天。 芳草落花,常被人感傷春天不永,但是在楊萬里筆下,春正好,一地春的動人錦繡。 “何苦懷芳草,無情綠又新。 年年生古道,步步是青春。 愁碧連分袂,飛紅墮舞茵。 一筇當秀野,萬里亦隨人。 莽蒼成蕪楚,煙綿又入秦 長安紅紫陌,羅襪已生塵!宋末元初 · 劉辰翁《春景 春草步步綠 》 你問我為什么喜歡春草,你總說春草無情,不管人間的滄桑,自顧自地綠。 那么我來告訴你它的美。它年年生長在古道上頭,走在上面的人,步步踏著的是青色的春天,走在上頭的人,步步行走著在自己的青春里,在向前。 春草總應別離處,芳草天涯人似夢。 春草總承落花風,碧桃花下月如煙。 當你拄著一根竹杖,獨立在青草搖曳的春之原野,你會生出無盡的浩然和春意。 而春草何曾無情,你在哪里它就在哪里,萬里隨人。 春天來了,春草讓蒼莽的土色,變成了綠意的原野,從南邊的楚地綿延到北方的秦關。 你腳下踏著春草,不會有太多塵埃。不信怒去去少有春草的長安,大的都市,你待上半天,保準你連襪子上都是灰塵。 這首詩綠色環保,我真是無話可說,F代人久居城市,地面往往是華麗的砌石,但是總覺得那是冰冷的現代森林,并不宜居啊。 ”去時春草白,來時春草青。 塞上草生晚,客行還未停。”清 · 陳廷敬 《入關見春草 》 這首詩,簡練,但是正是簡練,讓人感慨。 我去的時候,春草正剛剛發芽,上面還蓋著春雪。 我回來的時候,這里的春草,已經是動人的青色了。 我在邊塞的日子,那里的草生得晚,我沒有看到綠色,到處是風霜寒苦。 而我卻不能停頓,在風雪寒苦里來往,顛沛艱辛。 可以看到他看到春草綠色的喜悅和感慨。 他回家了;丶矣写翰萦,撫慰他的極致的艱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