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國一座“家大業大”的城市,下轄24個區縣,在地級市里排第一时间:2023-03-15 保定市下轄5區、4市、15縣共24個區縣(另設2個開發區),在地級市里排第一。對于如此“家大業大”的保定市,究竟是什么原因下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這座城市的大致情況。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與北京天津共同構成了京津保黃金三角;北控三關、南通九省,自古是“通衢之地”。雖然河北的省會多次搬家,但是說到時間最久、資格最老的省會,人們都會提到保定,甚至比石家莊還有名。保定從清朝就是直隸省的省會,當時就管轄15個州縣;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正因為保定多年做過省會的經歷,掌管過太多的區縣,后來想拆分都難。更因其臨近京津,京津保三角區內也不便再增加地級市。解放后保定的區劃發生了頻繁的變動,尤其是1994年保定專區和保定市合并,成為河北省轄市后,城市面積進一步擴大,當時的區縣就已有22個了。 平原、丘陵、山地、湖泊、濕地...保定的地貌復雜且多樣化,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中國。西部是巍峨太行,冀中平原在中部鋪開,東部則遍布開闊的淀泊水鄉。因城市區縣太多,風景名勝也豐富到遍布城市各個角落,導致來保定玩的游客也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哪。加之3000年的建城史、曾經的省會經歷,使得此地的人文遺存說不定比所在城市更出圈。 清朝入關后兩處規模宏大的陵區之一清西陵,位于保定易縣。這里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雄偉。游客購買通票后可參觀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慶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緒皇帝)和 永福寺。其中又以泰陵歷史最久、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最有代表性。去過清西陵后,還可以去不遠處的易水湖轉轉。 上過小學課本的白洋淀景區,位于保定的安新縣與滄州任丘市之間。白洋淀是河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京郊熱門旅游勝地,以風景秀麗聞名于世。尤其是夏天,10萬畝荷塘接天映日,是觀賞攝影的絕佳地點。坐在船上縱覽碧波蕩漾、⽔巷縱橫,看那些小船在湖面上穿梭往來,別有一番野趣。 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張家界之秀”的白石山,是八百里太行最值得稱道的奇峰,位于保定淶源縣白石口村。白石山的地貌不同于太行山典型的絕壁長崖,而是以成叢成簇、陡直壁立的塔峰石柱聞名。如果運氣好,看到壯觀的山谷配上薄霧縹緲、云海翻騰,那更是如夢似幻。秋天來白石山還能看到漫山層林盡染,疊翠流金;凡來過的人都會深有感觸,贊嘆不已。 濃縮太行之情、燕山之華,匯聚了五岳神秀的野三坡,位于保定市淶水縣。這里以“野”字當頭,既有草木蒼翠的白草畔、鐘乳奇石林立的魚谷洞,也有縱深數十公里、被譽為“天下第一峽”的百里峽,是野三坡景區的招牌景觀。景區內四季皆有景,春天山花爛漫、夏日綠意蔥蘢、深秋萬山紅遍、冬日銀裝素裹。 見證過去省會歷史的直隸總督署,位于保定市蓮池區的繁華地段。這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級衙署,這里自元代起就是官衙,長期以來是直隸省的政治中心。前后共有59位總督在這里辦公,包括琦善、曾國藩、李鴻章、榮祿、袁世凱等歷史名人,都曾坐鎮于此。建筑分東、中、西三路,中路有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官邰上房五進院落;東路有東花廳、外簽押房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保定市,可以說是一座低調的寶藏旅游城市。從古至今的,這片土地經歷了一段段風云激蕩、波瀾壯闊的歷史,從而沉淀出一座極具魅力的千年古城。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永保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