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按摩穴位調理常見病慢性病时间:2023-03-17 個人健康和壽命15%決定于遺傳,25%決定于環境,剩下的60%決定于自己。在健康問題上,一些常見病和慢性病,按摩穴位就可以調理。下面介紹20個針對常見病和慢性病的按摩方法,供大家需要時試用。 1、降血壓 按摩頭頂正中兩耳尖連線中點處的百會穴,可使血壓明顯下降,也可避免出現腦血管意外。 2、降血糖 按摩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的然谷穴,可有效控制血糖。 3、降血脂 用雙手拇指按揉雙腿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的足三里穴,可有效控制和降低血脂。 4、降尿酸 按揉前腳掌人字溝處的涌泉穴,可增強人體的水液代謝,有效降低體內尿酸。 5、緩解心絞痛 按壓左手中指尖的中沖穴,可緩解心絞痛。 6、緩解心慌氣短 按壓左手心的勞宮穴或按揉小指向下延伸至掌側腕橫紋上的神門穴,可緩解心慌氣短。 7、緩解失眠 拍打或按壓直立時雙臂自然下垂中指尖所對之處的風市穴,很快便可產生睡意。 8、緩解頭痛 按壓頭頂正中兩耳連線中點的百會穴和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與耳垂平齊凹陷處的風池穴,可立止或緩解頭痛。 9、緩解便秘 按揉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三橫指,尺骨與橈骨之間的支溝穴,可緩解便秘。 10、止咳 按揉頸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處的天突穴,或用大拇指的指關節壓耳尖上方一橫指處的角孫穴,有很好的止咳效果。 11、止喘 用力按壓眉毛、眼角之間后方凹陷處的太陽穴可以止喘。如果效果不佳,再按壓拇指根部下方的魚際穴、拇指下方掌側腕橫紋脈動處的太淵穴即可止喘。 12、緩解牙痛 按壓手背第一、二掌骨間靠近第二掌骨中點處的合谷穴,牙痛馬上緩解。 13、緩解打嗝 按壓眉毛內側端的攢竹穴,打嗝即止。 14、緩解落枕 一邊按揉小指外側掌橫紋盡頭凸起處的后溪穴,一邊活動脖子,落枕即可緩解。 15、緩解腿抽筋 用力按壓患側小腿后面正中足跟上提時出現尖角凹陷處的承山穴,即可快速緩解抽筋。 16、消氣 按揉足背上足第一、二趾間向腳背方向兩橫指處凹陷中的太沖穴和足第一、二趾趾縫間的行間穴,可緩解因生氣引起的各種癥狀。 17、防治胃疼 用雙手拇指按揉雙腿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的足三里穴,待有酸麻脹感后堅持三五分鐘,胃痛便可明顯減輕,各種胃病不適都可以治療或得到緩解。 18、緩解呼吸困難 如果常覺得氣不夠使,有上不來氣的感覺,可以點按掌側腕橫紋上拇指一側動脈搏動處的太淵穴,可有效緩解。 19、緩解咽喉疼痛 咽喉腫痛或者扁桃體發炎,疼痛難忍時,用手使勁掐雙手拇指指甲尖角外側的少商穴,同時配合吞咽動作,有立竿見影的止痛效果。按壓無名指和小指根部之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的液門穴或內踝下緣凹陷中的照海穴,也有緩解咽喉腫痛的效果。 20、緩解感冒癥狀 用拇指指甲掐按中指和無名指根部握拳時兩手指最突出的骨頭中間凹陷處的感冒穴,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對鼻炎也有防治效果。按壓手背上虎口處的合谷穴,也有緩解感冒癥狀的功效。 慢性病重在調理,以上20個通過按摩調理常見病和慢性病的方法,動作簡單易行,不受場地限制,隨時隨地可做。只要天天堅持做,不花錢,就可收到調理常見病及慢性病的良好效果。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上一篇不生病要做到“十個不”下一篇春季養肝宜喝菊杞蜂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