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vpsw5"></tr>

            1. 
              

              <th id="vpsw5"><option id="vpsw5"></option></th>
                  首頁 >> 涉老政策 >>老齡資訊 >> 網售保健品亂象橫生 老年人成受騙主要群體
                  政策解讀
                  更多
                  详细内容

                  網售保健品亂象橫生 老年人成受騙主要群體

                  时间:2023-03-28     作者:保定老年網   阅读

                      77351910-1ad4-4381-aea5-33231af25b77.jpg

                     近日調查發現,以直播帶貨為主、平臺頁面推薦為輔的網絡銷售亂象橫生,一些三四線城市及農村老年人成易受騙群體,網絡監管存在難題。

                    部分宣傳“掛羊頭賣狗肉”

                    話術一:學術概念“忽悠人”,減價策略“引誘人”。

                    “總是反酸脹氣,胃不舒服,我告訴您啊,因為您這個胃黏膜受損了。黏膜變得光滑厚實富有彈性了,您的胃病還會犯嗎?您下2單吃10天,您這個胃病不還得犯嗎?家人們,有條件的咱們都去買4單啊,今天咱們這個活動價299元,過兩天就恢復原價99元一盒了,到時候您再來買,1個療程4盒400元!边@些主播的“套路”大致相同:將身體某個部位的全部不適癥狀歸結為一個聽上去很專業的醫學概念,宣揚一種或幾種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或者中藥能夠根治,然后用減價等營銷策略誘惑消費者下單。

                    “這些主播的講解,看似對癥下藥,實則給人下套!惫残l生專家程景民說,“保健品并不是藥品,‘療程’這個詞本就不能適用,而且人類機體復雜,不是哪一種營養素或藥就可以有效地治療器官的所有疾病!

                  785ef01408a84802b83e972c964a4e82.jpeg

                    話術二:利用粉絲效應欺騙消費者。

                    一些主播刻意打造“服務粉絲”人設,并利用較強的用戶粘性形成“主播光環”騙取用戶信任。一網絡主播將自己打造為旗下有多家產業的“女企業家”,直播只為給粉絲送福利。而其在直播間售賣的所謂保健產品,如“碧生源益生菌固體飲料”等,均無“小藍帽”。

                    互聯網專家、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說,一些網絡主播“什么都能播,什么都能賣”,不一定擁有相關專業知識,卻有對這類產品的售賣資格,引發不少問題。

                  S5St-fyssmmc2388026.jpg

                    話術三:刻意混淆食品、藥品與保健品概念。

                     保健品網絡銷售中的虛假宣傳現象屢見不鮮,很多將食品混淆為保健品、將保健品混淆為藥品。山西呂梁的李女士花288元購買了一款名為“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肽飲料”的所謂保健品。據說,該產品添加了10%的膠原蛋白肽,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但該產品在藥監局并未備案。

                    “商家利用消費者‘不懂又不想研究’的心理,花式夸大宣傳,把飲料、食品說成具有某種功效的保健品,跟消費者玩‘文字游戲’,欺詐消費者!壁w占領說。

                    中老年人成為易受騙群體

                    調研中,來自河北、河南等多地縣城、農村的中老年人反映,自己有網購保健品受騙經歷,一些農村老年人甚至“受騙而不自知”并樂此不疲。

                    69歲的居民張女士閑下來就看網絡直播,并購買很多保健品。她說:“人家直播的時候說得都很好,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保健品,但總感覺吃了總沒有壞處,所以子女們平時給的錢大部分都被我和老伴用來買保健品了!睆埮康淖优畡t表示,“反正也不是太貴,一般二三百塊錢,貴的也就五六百塊錢。她花著開心,上不上當的也無所謂了!

                    趙占領等專家認為,三四線城市特別是農村地區等下沉市場已成為電商行業重要的增長點,這些用戶的顯著特點是可支配的閑暇時間更多,在電商平臺上花費的時間更長,更容易形成用戶粘性;與此同時,下沉市場用戶的科學素養、辨別能力均有差距,易成為不規范網售保健品的受騙群體。

                  W020180623569786620607.jpeg

                    此外,大數據算法推薦以及網絡“水軍”的刷評,也對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形成了鎖定效應,導致“越買越推、越推越買”,一旦受騙,就會陷入“泥潭”。

                    相關專家也表示,網售保健品亂象錯綜復雜,現有監管手段和模式難以實現有效監管。一是銷售端“攻勢”復雜多樣,消費端“防守”過于薄弱,受騙案件又多又雜,執法力量無暇顧及。二是監管責任主體存在錯位,監管容易出現“空轉”。三是網絡的虛擬性和網絡經營的隱蔽性,導致執法被動以及違法行為查處難度大。

                    專家建議,進一步強化網絡平臺主體責任,加強對主播行為的規范,督促網絡平臺建立信用評價體系,推進信用監管,設立主播黑名單制度,完善懲戒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此外,加強網售保健品監管執法跨地域跨部門協作,建立適應網絡銷售特點的投訴、取證、執法機制,提高監管實效。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技术支持: 創和全網營銷 | 管理登录
                  返回頂部 seo seo
                  校花高潮抽搐冒白浆免费视频